-- 作者:88ht0032
-- 时间:2008-10-20 9:55:31
-- 主题:四合院酒店:投资者豪赌的代价
   “我喜欢住在这里,如果住在酒店里我就是一个客人的角色,而只有住在普通中国人的家里,我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。” 从法国来到中国观光的Julie Rippinger如是说。  
曾几何时,四合院酒店带给了外国游客不一样的“中国体验”。然而,奥运会结束后,四合院酒店惨淡的经营状况,从残奥会开幕后继续上演。  
以姜含之为例,截至残奥会结束之前,姜含之的5座酒店平均入住率仍然只保持在35%左右。如果按照这样的入住率计算,到年底,他在北京的租金收益将低于投资支出,缺口近400万元。  
这是姜含之10年来第一次感受到赔钱的压力,为了偿还贷款,他决定将名下的两处四合院出售。但从8月挂牌两个多月以来,下调了3%,此报价都没有成交。  
“奥运前四合院的购买需求很大部分来自看好租赁前景的投资客,但现在人去楼空,想卖出并不容易。”姜含之明白自己处境尴尬。据调查,今年前三个季度,北京市四合院交易套数不足30套,与往年相比明显下降,而租用四合院的投资者却是往年的3~4倍。   
一场关于四合院的投资神话似乎正在散去。  
一家专业四合院经营中介公司透露,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,京城大大小小的酒店几乎都进行了一轮装修。在2007年年初至2008年6月之前,在租用四合院的投资者中,将近100多人都用来开酒店,其中绝大多数都需要投资者重金重新装修,单这笔费用就是不小的赌注。  
以每座四合院平均100万元的装修费用计算,新增100余座四合院酒店的装修成本就超过1亿元。而四合院租金更是水涨船高,很多四合院(以300平方米的四合院计算)租金已经超过100万元/年,是2006年以前的2倍以上。   
粗略估算,仅计算客房租金和装修成本,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的近两年时间内,投入北京四合院酒店市场的资金总量就超过了10亿元。  
但期待中的住宿热潮并没有到来。奥运生意不如预期,而且还贷的压力让很多投资者有些喘不过气来,姜含之面对的似乎正是这样的窘境。  
面对两年后的上海世博会,却没有提起他的投资热情,姜含之只想将现有的4栋老洋房出租,古董房酒店业似乎是其不该触及的领域。  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