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人一枝独秀的湖南旅游客源构成,将逐渐被韩国、港澳台、欧美游客三足鼎立之势取代。国际知名酒店的纷纷入驻,就是一个突破口。 
    今天上午,在长沙运达喜来登酒店五星授牌仪式前,湖南省旅游局副局长刘之明接受采访:“比如香港游客来湖南,就只认喜来登,它是湖南目前唯一一家国际知名的五星级酒店。”接踵将至的,还有豪庭、凯莱。坊间则有传言,香格里拉拟选址长沙火车南站开店。 
    15—20家,是长沙五星级酒店规模在未来数年的饱和值。 
    喜来登是湖南酒店业的一条“鲶鱼” 
    算起来,归属二线城市的长沙,正式挂牌的五星级酒店已满10家,开业一年的喜来登,无疑是其中的一条“鲶鱼”。(沙丁鱼因为太安逸,往往存活的很少,如果放入一些专吃沙丁鱼的鲶鱼,沙丁鱼的存活率反而会高起来。这就是经济学所谓“鲶鱼效应”。) 
    “喜来登进来前,我们就有一个期望,希望它能在硬、软件,经营理念等方面,在同业间起到一个示范、带动、样板和促进的作用。”回过头来看,刘之明对喜来登的表现是满意的。尽管价格比同城同星级酒店都要高一个档次,一年来,喜来登的客房入住率保持在平均60%至80%。 
    简单讲,就是直接抢了华天、通程等本土品牌的部分客源。更积极的意义在于,喜来登的客源中,有20%来自欧美等海外市场,他们是喜来登全球网络销售预订系统的客户。 
    长沙五星级酒店有望在数年翻倍 
    “它的经营理念对提升行业素质,带动湖南旅游全面走向国际化,都有重要意义。”刘之明认为,长沙五星级酒店已进入了一个良性活跃阶段,(一个地方经济要发展)旅游业应适度超前发展,而旅游消费的主要方面就在酒店。长沙顶级酒店具备的接待水平,为各类会展举办提供基础条件,反过来,糖酒会、金鹰节等节会又回头拉动酒店消费。 
    在未来几年,长沙五星级酒店的数量将由现在的10家增加到15至20家。“我们要防止计划经济害怕竞争的心态,要按市场规律引入新的竞争,包括旅行社,都需要国际品牌来操作。”刘之明的经验是,一些重点旅游区一直发展得不够好或者有一些不足,接待水平上不去是重要原因。 
    告别韩国客源“一枝独秀”的现状 
    利用国际知名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,积极开拓新的旅游客源地,才是湖南酒店品牌战略的题中之义。 
    刘之明介绍,湖南旅游客源,以前是韩国一枝独秀,现在正大力开拓港澳台市场。到今年底,来自港澳台的游客量将达到30万人次。接下来的目标是,到2010年吸引东南亚游客30万。同时,湖南还在积极开拓欧美国际市场,最终形成与韩国、港澳台游客三足鼎立之势。
| (本文已被浏览 1542 次) |
|